站内搜索

搜索
热搜: 番剧 动画 生肉

[原创] 被人遗忘的宝藏

256

主题

1

回帖

519

积分

Lv.6 富商

SAN值
2
贡献
0
叉子
2573
爱心
0
咸鱼
0
在线时间
56 小时
注册时间
2020-8-27
发表于 2020-11-12 15:38:4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登录查看完整内容,这不会花费您太长时间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点此注册,一起交流

x
被人遗忘的宝藏.jpg
传说很早以前,天和地是连在一起的,那个时候世界上什么生物也没有。盘古在这片混沌的天地间醒了过来。他将天地劈开头,变成了两部分,顶的叫天,脚下的叫地……
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,似乎都少不了神话故事的陪伴,也正是因为这些千奇百怪,光怪陆离的故事,把我们的视野拓宽,为我们打造文化涵养的基石。
神话对于人类来说,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。 鲁迅在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第二篇说过:“昔者初民,见天地万物,变异不常,其诸现象又出於人力所能以上,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。”在中国神话故事中,前有盘古开天辟地,死后化三清,后又有女娲用泥土和水创造出人类,而在西方国家眼里是圣经中的上帝花了5日创造了世间万物,在第六天用地上的尘土创造了亚当……古代,人们愿意用想象出来的故事,解释天地是如何形成的,人类又是如何诞生的,正是这些故事赋予之后人们无穷的求知欲,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探寻出一道有一道难题的答案。
“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,支配自然力,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;因而,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,神话也就消失了。”
随着科技的发展,科学把世间的真相摆在在人面前,人们也逐渐放弃对神话故事的创作,开始质疑神话故事的情节,迷信思想渐渐淡化,从长辈那里听来的“夸父逐日”、“嫦娥奔月”、“女娲补天”的故事也被埋在了记忆的深处。
在科学为先的大环境下,人类的成熟让人们不再能像古人那样崇拜神话,人们也很难创造出陶渊明在读《山海经》之后“刑天舞干戚,猛志固常在。”的感慨,也不再有杜牧“天阶夜色凉如水, 坐看牵牛织女星。”这样对真挚爱情的向往的表达。
虽然神话不是真理,但我们依然不能够丢掉这份文化的传承,丢失这份文化也就没有了信仰。神话是先民对万物思考的结晶,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精神角度都值得我们好好珍惜,所以我们要好好守护这份宝藏,让未来我们的孩子能保留那份稚气的幻想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本版积分规则

企业
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
媒体合作 联系我们
QQ群543046662
官方
新浪微博
下载
安卓客户端 苹果客户端
反馈
意见建议 用户使用协议
帮助
更多
捐助本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ACG中文社区

黑ICP备19004942号-1

基于 Discuz! X3.4版本 © 2016-2025 ACG中文社区